2014年12月25日 星期四

stand by me

 其實賣點已經變成劇情多催淚,你看了有沒有哭呀。最近加上年紀大了情緒愈來愈難掌握,買票進去也沒抱什麼生還的希望。不過很意外地生還了,看完最裡層是一種安詳愉悅,倒沒有什麼情緒爆發。

 小時候非常自然毫無抗拒地成為哆啦A夢的粉絲,舊書攤翻找遺漏掉的大長篇、在小小的錄影帶出租店租非常舊的小叮噹錄影帶回家看,後來其中幾捲不小心重複租過兩三次,有一個暑假重頭到尾只有哆啦A夢的記憶,有一個冬天的午後陽光在小巷子裡令人產生身處漫畫場景的錯覺,在光影無聊的現實裡,他給了許多不切實際的想法與安慰,就在那樣忽焉即滅的背景氣泡裡漸漸成為大人;可能是為了不要讓別人覺得自己太幼稚,到某一天回頭說哆啦A夢本質是個悲劇,因為我們永遠到不了有哆啦A夢的那個未來。

 直到去過藤子不二雄博物館,去過宮崎駿美術館,看過更精美製作的短篇,以及這次的八十周年動畫,才能夠冷靜去想像作者畫漫畫時的想法。是的,在那個時候當然需要更多的人氣,需要更多的商業包裝,需要更精確的作品定位。連載在各種小學刊物上,不折不扣就是要畫兒童讀物,一個能個陪著大家成長的東西,所以劇情都很簡單很天馬行空,除了特別取材那幾篇偉大的大長篇背景設定之外。短篇認真地讀會覺得無足輕重,搏君一笑罷了,很多漫畫也能有那樣的效果。如果只是那樣多拉A夢就不會吸引人了。

 走進藤子不二雄博物館,態度就很明顯了,平易近人。這裡沒有不能拍照的規定,有更多設計過的漫畫背景讓你拍回去分享,這裡的紀念品不是為了紀念什麼偉大的想法,連曾經畫過最膾炙人口的大長篇也不足以作為主題,他賣各種版本各種表情的哆啦A夢,賣各種道具,賣各種牽連的巧思創意。這裡有胖虎永遠穿著的那套橘色T-shirt,有金銀斧頭噴泉出來完美版的胖虎,有大雄滿滿的零分考卷藏著一張一百分,有胖虎演唱會的門票和CD,有哆啦A夢與老鼠,哆啦A夢與銅鑼燒。

 這個作者從來沒有想要把哆啦A夢變成一個名牌,他要所有窮人富人的小孩都能夠讀懂他的漫畫,他要把最尋常生活裡的小東西小煩惱畫進漫畫裡,然後力捧那個缺點滿身的大雄當主角。沒有任何人會把應有對主角崇拜尊敬的眼光放在大雄身上,你不是只會翻花繩嗎,還有槍法似乎很準但重大場面又靠不住。只有那個最樸質的東西把他給洗白,靜香父親的評論:那個青年是能為他人的幸福高興,為他人的不幸悲傷的人,這是作為人類最重要的東西。這評論對於一個小孩再自然不過,對於一個正常的大人呢,除了不可能之外就是不可思議。只有那麼笨拙的人才能夠很自然地把這種"優點"繼續留在自己身上吧。

 成年後的大雄已經沒有哆啦A夢的陪伴,他能夠獨當一面了,他看了看公園椅子上做白日夢的小哆啦,拒絕了小學大雄的邀請:不用了, 哆啦A夢是我......小時候的好朋友。每個人都有一個永遠回不去的小時候,世間所有對於善良的想像和定義,我很懷疑是否全然來自於揣摩小時候曾經有過的心態。

 我錯怪他了,一度以為只是因為基督徒大愛的背景,所以在漫畫裡灌輸大量表現博愛的情節,原來不過只是一些赤子之心的表現。不過當然這也只不過是眾多設定的一小部分,有更多瑣碎的情節和各種個性上的小缺陷才是哆啦A夢最平易近人的主題。

 電影散場,下起雨來,車站前發廣告單的恭敬的鞠躬,儘管人群間並沒有將廣告單發出去;沒有帶傘的把連身帽戴上,急匆匆趕到下一個遮蔽物之下;司機等候著濕漉漉的車窗,裏頭國家大事不停廣播著。這些氣氛跟電影裡完全沒有違背,大家都走著自己選擇的路,完成自己的階段性目標,儘管報酬總不是自己盼望的樣子。多數的漫畫告訴我們不平凡的故事,哆啦A夢則是平凡設定,各種訴說勇敢但是徒勞無功的故事,最原始的版本寫實到連可愛的元素都很缺乏,再加上早期盜版的興盛,到現在許多粉絲只認小叮噹不認哆啦A夢,各種複雜市井聯想,不得不說這瓶普普通通的老酒已經有那種濃濃發酵過後難以言喻的味道。

 是的,"謹獻給那些曾經是小孩的大人們"。

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1129

很多人看到開票結果才開始出聲,然後,喔,原來我們想的都一樣。用選舉完成一次革命那種感覺。

僅次於開合了藥或者說好神奇你那天調完都不會痛了。

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

1030回憶中的瑪妮

  本來試鏡頭是主,看電影是客,後來電影變成主,試鏡頭就只是個試鏡頭。

  這部很好看,原本依照吉卜力的近況是不期不待,何況預告片除了主角的短髮格外吸引人之外並不特別想去看。但是少數幾篇心得介紹文都是落落長,想來並不尋常;又閒閒沒事,於是又想到要去看。想想上映也不過半個月多,查一查已經沒有多少電影院有在播放,純日文版的更是只有信義威秀。當天果然觀眾也不多,就兩排座位,下周的金馬影展或許還更多些。於是有了一些心情,這件事情離商業行為稍微遠了一些,所以吧,沒什麼戒備的開始了影片。

  背景北海道,早上才完成旅行的租車預定,下午大螢幕上就從札幌車站開往釧路,還是沒有記起來是什麼車站,就是一片溼原(濕原這是日式用語吧,比濕地更好些)。原畫加上疏疏落落的水鳥,完全合拍。

  杏奈是個孤僻的小孩,這個有時候我懂,偶爾會心一笑,雖然大部分不懂。隨著劇情解開,主題出來是後半段的事情了,謎題解開則是後四十分鐘的事。如果就只是兩個女生單純的中二友誼,甚或是人是鬼之間的詭局填充,都已不足以令人激動那麼一下。但謎底很合理,溫溫蘊蘊的,毫不讓人懷疑起盯了一小時半的情感互動真假如何,只是看著導演玩弄人與人之間簡單的關係,因為有生死,有成長、衝突、懊悔、彌補....。許許多多複雜的情感順著勢簡簡單單把要交代的事情給交代完了,觀眾懂了,所以其他的不重要了,於是簡單的動畫完成,很厲害完全不知道這種情況下也會令人流起眼淚,就跟著片尾曲,很暢快很舒服,還是真的年紀大了?真愛每一天、重點是我愛你那些真人電影都嫌複雜了。

  噱頭是假的,情感是真的。所以好看。




片尾曲

補:還是很奇怪為什麼後面會淚崩的那麼徹底,外婆嗎?從來沒見過外婆,不是,親情嗎?不夠強烈;親情不是那其他理由更不可能。直看到有一篇心得說結局的意義是杏奈的孤獨被終結了,豁然開朗,近來會掉淚的橋段不就是同一種主題。其實大家都很需要很需要這麼取暖,不就是那一個很文青從來從來也解不開的詞。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九月四日

第三十二個,今年沒有九月三日。

比起以往以來的生日,今年比較沒有重大的感覺。可能是許多願望給實現了,所以比較篤定了;完成第一次出國,下一次的計畫和雪花,穩定有效的課程,現階段自以為穩定的門診人數,以及未來該往的目標。雖然都是個人的計畫。

其實今年就沒有把自己當成32歲以下的人了。年紀大了也不是什麼多有差別性的東西。

希望能時時刻刻保持清醒,不要逃避,希望有耐心能夠好好理解所有相關事情的意義,希望在自己的步調下沒有什麼悲觀的理由和被動姿態的限制。希望能對所有已擁有的事物珍惜和發展,做最有效的利用。

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Deutschland 2014

Klose踢了88分鐘,36歲,他是前鋒,不是門將,不是後衛,站在世界盃賽場上,仍然是主力。下半場他頻頻往後鏟球,以一個前鋒做了許多中場後衛的粗活,雖然沒有進球,全隊都還沒有進球。跟替換他下場的Gotze擊掌,囑咐幾句,他四屆的世界盃倒數在此終結,進球數慢慢累積成了紀錄,一個最樸實的球員。分數零比零,即將踢往連續第三屆的延長冠軍賽。

Schurrle左路帶球,在全場幾乎所有人體力殆盡的情況下保留住的體力就是優勢;速度,然後精準踢向球門左前禁區,Gotze加速,甩開,洽到球的落點,胸口停球,球落慣用腳前方,門將右側遠柱,113分鐘,Tor!

觀眾席上有1990德國冠軍隊的前輩,還有他們的總理、總統。更多穿著白紅戰袍的球迷,數萬數萬站在所有能收視的場合。他們二十年前就有了一系列的計畫,要把足球從當時衰靡的世代救回,並且都付諸實行了,兩百億的青訓學校,有規劃的聯賽生態,以及這屆總是被提起的那個選手村,就在離里約不遠的地方,四年前動的工。完整而有默契的團隊,不只是23人。

Lahm接過大力神盃怒吼起來,全隊輪流捧起,對吻,Gotze拿著未能參賽的Reus的球衣,轉會那些什麼的暫時不重要,這些人沒有一個能從自己的國家轉出去。圍著獎盃跳舞,那個緊張就愛挖鼻的教練,永遠都是小孩的Schweinsteiger,打出身價低調的Kroos,這個世代的核心Ozil,完全獨單一面的Neuer,席地而坐,各種慶祝閃光,隊徽上的第四顆星。

做為球迷最棒的是在球隊尚未輝煌的時候就預期著他們會成功,而且等到這一天,於是你的故事是完整的,有起承轉合,盛衰如何。是寶貴的人生經歷。

這種感覺04年活塞冠軍時嚐過一次,13年拜仁冠軍時算半次;這次是德國,不同的是,一旦它有了那個實力,比起其他隊伍,能多放一百個心。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護照/世足酒吧/日本

有護照了。"定居以後從未出過國",這件事情將被終結。彷彿道士封在兩扇門間的咒符,很輕薄但就是把你給封起來。過去拿了好多的理由搪塞,現實的、哲學的、期許幻想的、人際的家庭的,去與不去也不過是兩種選擇。

金錢與其拿來放在不公義的房價上、不明就理的稅單上,不如拿來這般花費。幻想就罷了,即使是家人也未必能成為出不出國的理由。唯一挽留的仍然是那旅行的意義,純粹玩樂仍然令人覺得很空虛,只是現階段實在找不出光明正大的理由。我還是會去的,只是一切訴諸感官。

"如果沒有世足,不知道這段日子會過得怎樣痛苦。"真的。說實在看比賽還是家裡看最好,出去跟朋友一起看重點就不再是比賽本身,但一群生活方式相近的人聚在酒吧高談闊論,然後振臂歡呼,那感覺是很好的,而且相當地被限定。不管事賽事本身或是酒吧裡可能喝酒或不喝酒的朋友們都是最上等的心理麻醉。安然渡過、遺忘、繼續人生。

如果沒有世足,我大概會把冰與火之歌好好讀完吧,可能再重頭看一遍。應該有一樣的療效。不過暫時可以不用碰它。

東京還是令人期待,重新買了法漢辭典,然後才把五十音拿出來。我永遠都要會法語,然後可能的話會那一成的日語。

第一站東京,第二站冰島,第三站德法,第四站無法預見,如果這樣下去就是南美了。



依舊是失落。天啊到底花了多少代價在這些無聊的地方上。

2014年6月19日 星期四

Good Movie

電影超量的日子。選自網友推薦經典結局類型電影,就是靈異第六感、迷霧驚魂那類逆轉式結局或看完很有啟示感的電影,很喜歡這種類型,僅這幾周內看的片子留下幾部很有印象的:

重點是我愛你  Instructions Not Included
墨西哥片,西語英語夾雜。我很喜歡這部片,就像看過的許多拉美片一樣的豁達。譬如說主題不是陳腔濫調的探討種族差異、社會貧富差異、同性婚姻、非血緣親子、男孩成長成男人什麼的,在片中所有可能成為主流電影主題的因子都是過場一瞥。導演把焦點回歸到最初的善意,一個老爸如何為他女兒付出,真的,結尾我看到那種純粹。

致命ID
這部片把精神病患的想法詮釋得非常真實。沒有什麼教育啟示,就是很純粹的,像是紀錄片那樣的東西,劇情設計很誇張但能說服你這樣的安排並不離譜。適合腦袋清醒的人看。

恐怖遊輪  《迷失三角洲》
乍看安排很簡陋的片子,不去推敲還可能覺得是部B級片。事實上可能真的不是什麼不得了的片子,但結構是非常完整的。承認看完再找影評之後才有完全理解。它是真的造出了一個輪迴,有著不可抵抗的壓迫感那種。

孤兒怨
其實並不詭異,據說它把某些社會問題給呈現,但比較當成一部殺人懸疑片觀之。

毒鑰
就是一部結局是猜不到的片子。

隔離島:
如果還在做精神科的夢應該能夠看得更多,但我覺得它前頭詭異鋪呈的太多,把"觀眾的期望"這種東西引導到他不會去走的那個方向,所以當結局點出他想說的主旨"Which would be worse - to live as a monster, or to die as a good man?"我愣住了。如果思考的是自我防衛型精神疾患人格,這部片很有價值。

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