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購一台相機,這兩天想的事;下週去基隆!基隆、北海岸、九份、老鷹、雨港這幾辭彙連在一起,不做點準備太可惜。
Olympus,國中畢業旅行老爸借了一台傻瓜相機,小小一台金色,很耐用,拍得也很棒,儘管沒事就想他用來高難度拍攝,沒成功,照片洗出來慘不忍睹,老闆、老爸、同學:你拍這個做啥?囧。不過那相機好處在於耐用,用到高中畢業,大學,直到數位相機開始廣泛。對於選購線索就是Olympus。
上一次玩相機大概是成了魔獸阿宅前的事,最少三年,要自己選其實完全沒概念,廣告單、店家、PTT,從週六早上就在考慮了,是很想在第一次店員向你介紹之後就動手了燦坤FE-5000,$7990,附卡片、電池,一了百了;不過楊賢:你確定?老妹:你看7900是最貴的,你看4800耶!於是這件事情拖了兩天,直到第二天受不了直接衝台北相機街。
博愛路總統府附近停車向台北車站方向用走的,接近漢口街右側第一家,FE-5000賣光了-->Leica LUX 3店周日沒開-->FE-4000預定今年八月的產品,貨昨天才進來,4倍變焦、有廣角以及5000的優點,$5500,就買了。老闆很老很友善,小心把護鏡紙剪裁好貼上去手會抖,介紹朋友來,算便宜。
買回來後開始發酵,說要去燒金紙,好機會測試相機效果,天空、遠景、近物、火焰,好像什麼都能拍,狀態呈現有點爆走。相機:購買後增加你外出的理由,"為了取景"。
而關於選相機,感想,現在各產牌各有特色,搞清楚要的功能和價位,挑最順手順眼最信任就對了,國際牌跟萊卡合作,鏡頭技術從那邊學習。Nikon找陳綺貞代言,很多功能,操作很親人。CASIO電力持久。Canon成象色彩優?外型。SONY外型+操作親人。Pentax成像品質,低價。至於Olympus,其實真的沒啥特色,外型普普、操作不親人、成象還不錯、LCD稍差、價格一般,希望優點是耐用就是@@。
處暑:處有中止之意。看新聞,大陸組合屋不敷台灣南部天氣使用,外面沒太陽,白天屋裡溫度34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